新人专享大礼包
Android和iOS客户端
商品到货后,我们将会用以下方式通知您
还可以输入100字
这部童话的主人公是瑞典南部乡村的一个 14岁男孩尼尔斯。他的父母都是善良、勤劳而又十分贫困的农民,但尼尔斯生性调皮,对读书毫元兴趣,专爱恶作剧,欺负小动物。一个初春,他的父母上教堂去了,他在家里因为捉弄一个小精灵,被小精灵变成了一个拇指大小的小人儿。 正在这时,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家中一只雄鹅莫顿也想展翅跟随大雁飞行。尼尔斯为了不让雄鹅飞走,紧紧抱住雄鹅的脖子。不料,却被雄鹅带上高空。从此,他骑在鹅背上,跟随着大雁走南闯北,一直飞到北部的拉普兰省……
《骑鹅旅行记》讲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孩子尼尔斯,因为一次捉弄小妖精,而被小妖精用魔法变成了一个小人儿。他骑在大白鹅背上,跟着一群大雁开始了长途旅行。通过这次奇异的旅行,尼尔斯增长了见识,结识了新朋友,也遇到了一些凶恶阴险的敌人。
石琴娥,1936年出生。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欧文学专家。曾长期在我国驻瑞典和冰岛使馆工作,为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哥本哈根大学和奥斯陆大学访问学者和访问教授。曾获瑞典作家基金奖、2000——2001年度中国外国文学图书一等奖、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2006年安徒生国际大奖。主编《北欧当代短篇小说》、冰岛《萨迦选集》;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及多种词典撰写北欧文学词条;著有《北欧文学史》等;译著有《埃达》、《萨迦》、《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安徒生童话与故事全集》等。曾获瑞典作家基金奖,第五届(2001)、第六届(2003)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一等奖,安徒生国际大奖(2006),并被授予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荣誉证书(2007)以及丹麦国旗骑士勋章(2010)等。
译者前言这个男孩子大雪山来的大雁阿卡白鹤之舞在下雨天里卡尔斯克鲁纳去厄兰岛之行小卡尔斯岛两座城市美丽的花园五朔节之夜在教堂附近水灾在乌普萨拉斯德哥尔摩老鹰高尔果拉普兰放鹅姑娘奥萨和小马茨在拉普人中间到南方去!到南方去!海尔叶达伦的民间传说韦姆兰和达尔斯兰一座小庄园飞往威曼豪格回到了自己的家告别大雁
《骑鹅旅行记》是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 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1858-1940)的代表作。自该书 第一次出版到拉格洛芙去世,它总共发行了三百五十万册 ,此后,每隔几年又再版一次,是瑞典文学作品中发行量 最大的作品之一。此书迄今已被译成五十余种文字,这部 作品不仅使拉格洛芙饮誉瑞典国内文坛,而且也奠定了她 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 塞尔玛·拉格洛芙于1858年11月20日诞生在瑞典西部 风景秀丽的韦姆兰省的莫尔巴卡庄园。她的父亲是位陆军 中尉,结婚后一直居住在莫尔巴卡庄园,从事农业劳动。 他性格开朗,心地善良,不但能弹奏、唱歌,而且十分喜 爱文学,劳动之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朗读诗歌和小说。 父亲酷爱文学这一特点以及热爱韦姆兰家乡风俗习惯的传 统是塞尔玛·拉格洛芙从她父亲那里获得的两项极为宝贵 的遗产,对她的文学生涯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父亲以外 ,祖母和姑妈对拉格洛芙的成长也有很大影响。她们两人 心中装着讲不完的韦姆兰民间传说和故事,尤其是祖母, 讲起故事来语调感人,表情丰富,孩子们喜欢围着她,从 早到晚听她讲故事。拉格洛芙出生后不久左脚不幸残疾, 三岁半时,两脚完全麻痹不能行动,从此以后她总是坐在 椅子上听祖母、姑妈和其他许多人讲传说和故事。拉格洛 芙七岁以后开始大量阅读,书籍给她病残的身体带来莫大 的精神安慰。一天,她读到一本关于美国印第安人的冒险 传说,激发起将来要从事写作的欲望。 她麻痹的双腿经过多次治疗后能像健康人一样行走, 但是走起路来脚仍然有一点儿跛。 1881年夏,拉格洛芙在妇女运动积极分子、女作家爱 娃·弗里克赛尔的鼓励下,决心一面写作,一面把自己培 养成一名女教师。她不顾父母反对,设法筹借到一笔款子 ,于同年只身前往斯德哥尔摩求学,次年考入高等女子师 范学院。1885年毕业后到南部的兰兹克罗纳女子学校任教 ,教学之余,她积极参加政治集会,投身世界和平运动, 深夜则伏案创作。 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作者儿时的庄园同瑞典其他庄 园一样也从兴旺走向了破落,最后于1880年末被卖掉了。 她十分依恋田园生活,第一部作品《古斯泰·贝林的故事 》以强烈的怀旧感记录了庄园传统和生活习惯,抒发了自 己的恋乡之情。但是这部作品在瑞典国内起初非但没有多 少人问津,相反文学评论家们还发表了颇带贬义的评论, 认为这本书是“神奇梦幻和宜人描写大杂烩的失败之作” 等等。 1893年1月,拉格洛芙的文学生涯出现了关键性的转 折时刻。世界著名的丹麦文学评论家乔治·勃朗兑斯在哥 本哈根发表了赞扬《古斯泰·贝林的故事》的评论文章, 这不仅使此书在丹麦受到欢迎,而且也改变了瑞典国内评 论界对这部作品以及对拉格洛芙本人的态度。1894年当她 的短篇小说集《无形的锁链》出版时一下子售出了三千五 百册,这在19世纪90年代的瑞典是十分罕见的。这一成功 极大地鼓舞了拉格洛芙的创作热情,她辞掉教员工作,走 上了专心从事写作的职业作家之路。 此后她出版了长篇小说((f段基督的奇迹》(1897)、 《耶路撒冷》(1902)和短篇小说集《基督的故事))(1904) 以及根据16世纪流传在瑞典西海岸的古老传说写成的叙述 谋财害命的故事的长篇小说《阿尔奈先生的钱》(1904)。 期间,瑞典小学教师协会负责人达林建议她为瑞典小学写 一本新的教科书,她欣然同意。1904年夏她开始跋山涉水 到瑞典全国各地考察,为写“一本关于瑞典的、适合孩子 们在学校阅读的书……一本富有教益、严肃认真和没有一 句假话的书”做准备。1906年至1907年,这部《骑鹅旅行 记》问世了,它成了一部世界名著,使拉格洛芙赢得了与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齐名的声誉。她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声 望也不断提高,1907年5月当选为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荣誉博 士,190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14年当选为瑞典学院院士 ,挪威、芬兰、比利时和法国等国家还把本国最高勋章授 予她。《骑鹅旅行记》也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使 她有能力买回童年时代住过的莫尔巴卡庄园。从1915年起 到她去世,她一直居住在这座庄园里。她一面辛勤地经营 庄园,一面积极创作,发表了一系列长篇小说和回忆录。 1940年2月,82岁高龄的拉格洛芙计划为她的好友苏 菲·埃尔康撰写一本传记小说,可惜只写了两章,她自己 不幸于3月8日患脑溢血,3月16日清晨去世。这位在瑞典享 有崇高地位和声誉的女作家一生没有结婚,把毕生精力献 给了文学事业,她逝世时正值芬兰冬战爆发,德国法西斯 攻占邻国丹麦和挪威,对她的悼念很快被隆隆的炮声所淹 没。 《骑鹅旅行记》的瑞典文篇名直译应为《尼尔斯·豪 尔耶松周游瑞典的奇妙旅行》,书中故事情节比较简单, 写了一个名叫尼尔斯的十四岁小男孩的故事,他家住瑞典 南部,父母都是善良、勤劳却又十分贫困的农民。他不爱 读书学习,调皮捣蛋,好作弄小动物。一个初春,尼尔斯 的父母上教堂去了,他在家里因为捉弄一个小狐仙而被小 狐仙用妖法变成一个拇指一般大的小
(共0个评价)
(共0个评价)